講述我的抗疫故事:終將成為你的模樣
2020年是我們每個人都難以忘懷的一年,新冠肺炎疫情毫無征兆的降臨,又以驚人的速度傳播。作為“90后”黨員干部,我參加了這場沒有硝煙的抗疫斗爭。“非典時,大家保護我們‘90后’;17年后,我們‘90后’要保護大家。”我總會想,是什么讓我們成長成熟,讓我們明知前路艱險依然選擇逆行呢?在市委組織部研究室副主任楊卓身上,我找到了答案。
有一種擔當,叫夫妻并肩戰斗在抗疫一線。楊卓的妻子是康安醫院的醫生,兩人都是共產黨員。疫情面前,妻子主動請戰一線,一去就是60天。楊卓沒有告訴別人自己妻子奮戰在抗疫一線、家中無人顧及,更沒有向組織提出任何要求,自己義無反顧地投身防疫一線。后來,妻子因存在感染風險被送至隔離點進行醫學觀察,檢測結果成了未知數。他依然雷打不動地站在值守崗位,從冰天雪地到烈日酷暑,從凍到手腳麻木到累的大汗淋漓,沒有一句怨言,只因為他心里有更緊要的事情去做,那就是為了人民守這座城門!
有一種奉獻,叫全力以赴舍小家顧大家。夫妻二人都去抗疫,誰來照顧老人和孩子呢?早在抗疫阻擊戰打響的那一刻,他就做出了決定:把年僅7歲的女兒送走,夫妻二人專心到崗位上抗疫!疫情不退,孩子不接!他不顧孩子的哭鬧,狠下心將她送到了遠在吉林的奶奶家。就在防控最膠著的時候,他的岳母又病倒了,需要進行化療。一時間,所有的壓力都壓在他身上,緊張的防疫任務、隔離點里狀況未知的妻子、遠離家鄉割舍不下的孩子、突發重病的岳母……無一不需要他這個家里的頂梁柱。可他也只是血肉之軀,只有瘦弱的肩膀,不是鋼鐵卻展現出了鋼鐵般的堅強。防疫值守一次都沒落下,妻子、孩子和岳母卻沒顧得上照看一眼。我們總說人之常情,在他這里沒有什么人之常情,他只知道國家、組織、人民比最親近的家人更需要他。
有一種敬業,叫“白+黑”“5+2”不停歇。楊卓所在的科室,是市委組織部最忙的科室之一,本來就經常加班加點工作。疫情防控期間,他日常工作和防控值守兩不誤,白天在高速口值守,晚上趕回辦公室寫材料,周末也加班加點趕工作,經常是從華燈初上熬到黎明破曉,困了就抽根煙清醒一下。在無數個數不清的加班的夜里,頭發不知不覺白了,過度勞累休息不足導致免疫力低下,中暑、感冒、腸胃炎他都經受了,即使最難受的時候也只休息了一個晚上,第二天又“滿血復活”,堅守崗位!
疫情面前,正是因為有楊卓這樣不講條件困難、只講擔當奉獻的榜樣,我們這些“后浪”才有了堅定堅持堅守的力量。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,我們“90后”的肩膀還略顯稚嫩,但終有一日會像楊卓這些榜樣一樣,挑起青春無悔的責任擔當。